陈一中:秀润典丽 诗画合一

  陈一中,高级工艺美术师,金华市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家,省工艺美术大师,中国青年木雕艺术家。

  远观是画,近读含诗。看陈一中的木雕作品,许多人都有这种感受。“虽然我不懂东阳木雕技法,但我从你的作品里看到了国画的秀逸多姿,品到了诗歌的清新优美。”近日,一位广东客商来到陈一中创作室,看到他刚刚完成的《吉祥四季花鸟》折屏,爱不释手而收入囊中。

  这座折屏以千年老香樟木为芯,以一级黑檀木为架,雕刻内容是花鸟小品。但这些花草、飞5鸟,均非传统东阳木雕中常用的吉祥图案,而是碧莲、芭蕉、翠鸟、鸽子等等,略带中国南方风情。至于雕法,虽是最常见的浅浮雕,但构图简洁,留白适度;背面是阴雕贴金诗句,笔势遒美俊逸。屏风的造型借鉴了明代家具特征,秀丽典雅,纹饰简朴。匠心独运之处,就在于运用传统漆艺,把屏风漆成黛色,却让雕刻主体花鸟等保持木头本色,形成了鲜明的反差。“这件作品无论是造型还是内容,都非常儒雅,我很喜欢它!”我市文化界耆宿王庸华对此作赞不绝口,认为陈一中利用传统东阳木雕技法,把作品的意境表现得如诗似画,后生可畏。

无所不雕功底实

  虽说东阳木雕“无所不雕”,花鸟、山水、人物均可以刀为笔,巧錾妙凿,形神酷肖。然从艺者难免有所偏爱有所强弱,陈一中却样样拿得起放得下。他从16岁就学习木雕,曾在东阳木雕总厂从事设计、制作,又执教于东阳木雕技校。后经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惠眼识才收为门生。他悉心揣摩师父的每件作品,对师父的设计图纸反复研读,从布局构图到设计思路,力求领会贯通,“师父的造诣与才情让我仰视,我只求能在长期追随中获得真知灼见。”视师父为最大艺术偶像的他,在大师身边数年,耳濡目染,潜移默化,出手间已有几分神似,业界赞其“擅绘画,工设计,出手快,功底实”,陆光正也对这名话不多、气不躁、心不浮、行不飘的弟子青眼有加,有幸参与了多项木雕装饰工程的设计与制作,远的如2001年杭州雷峰塔内部装修,近的如刚刚承接的四川乐山凌云寺。在这座中国佛教史上深具盛名的伽蓝里,将张挂数幅大型壁挂,以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为内容。陈一中承担的是“佛诞”一节,涉及大量人物。他根据唐代佛像造型特点,所设计的人物形象带有唐代仕女的高贵优雅,俯仰生动,排列有致。

取意书法构图新

  “人物难在造型,山水贵在构图”。东阳木雕的艺术特色之一是构图饱满、层次丰富,因此设计图稿的画面很“满”,山水题材尤其如此。对此陈一中尝试着突破,通过艺术的留白、诗意的构图,解决中国山水画题材作品中留白较多易引发的“松散苍白”、“气势不连贯”等问题。几年前,为迎接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展,陈一中决定创作一组“天工开物”山水画作。他构思了几个月,设计图纸画了好几幅,都觉得没有跳脱传统的窠臼。于是搁下画笔,拾起毛笔,开始临摹《曹全碑》。写着写着,他突发奇想:何不从《曹全碑》的汉隶笔势里,寻找构图创新的路径呢?“曹全碑上的字笔断意连,与山水布局时断时连的意味相似;字体布白匀称,笔画多的密排,少的疏排,笔画之间的净空很均匀,相合又显得疏密匀称。点画回环反复者,大小一样却不显板滞。这样的结构安排,赋予了碑文工整稳定、清秀文雅的气质。这对山水画的疏密、布白很有启发。”因为整幅作品呈横式,陈一中又从碑文汉隶扁平舒展的结字中借势,合理安排山水位置,“在构思这幅作品时,何处安山何处盛水,感觉就像运笔写字,该顿挫圆润处就安放山峦,该开张流畅处就引流入水……”在雕刻时他又采取平视角度布置皴纹,巧妙地在皴纹处穿插进几丛小树,造成绝壁危崖的观感。这幅作品以清秀疏朗的风格,于当年获得了金奖。

诗意华滋赖苦吟

  把每一幅作品当成一首诗、一幅画而作,让每幅作品成为具象的诗、诗意的画,陈一中为此而奉行“吟安一个字,拈断数茎须”的苦吟精神。苏轼的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被他信手拈来,却摒弃了惯常的桃之夭夭、竹之森森,取而代之的是满幅紫藤,累累垂挂,一群小鸭在父母带领下,浮游池中,既有悠远的诗情画意,又有浓郁的烟火气息。这种独特的元素替换,令人更觉春意盎然,喜气华滋。2011年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“盛世天工”精品展上,此件作品获得金奖,旋被高价购走。更传统的《孔雀牡丹图》大型落地屏风,被许多同侪认为鲜有创新空间,但他在画面留白处,开了一扇小窗,顿时空间为之一开,境界为之一新,“鸟雀在园内,春色在外头,再富贵之物,又怎及自由来得更珍贵呢?”只一小创意,便赋予了作品哲思。他新创作的《四君子》,左侧圆洞内兰、菊、竹相依相倚。一枝梅花却伸出窗口,俏生生地向右侧横逸,留白处是一则阴刻小诗,诗意外溢,具装饰性。像这样“诗情画意两相宜”的作品,陈一中还有很多,投放市场后均取得了喜人的反响。

  “市场不是唯一的导向,我的目标是创作更多精品。”说起精品创作,陈一中有着微微的遗憾,他的创作室墙上贴着一幅以人物与园林为题材的图纸,绘成已近两年,却未能付诸雕刀,“有些作品不是为投放市场而生,只为纯粹的艺术审美而生。每个木雕艺术家都应该留下几件为后人所仰视的艺术精品,以精品丰富世界,以精品提升人生,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。”